首页

优美女王

时间:2025-05-28 21:26:16 作者:重庆17所名校的28位名师专家组团赴西藏昌都送教 浏览量:18760

  中新网昌都5月27日电 (记者 刘相琳)2025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27日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启动。来自重庆17所中学、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的28位名师专家,将在5天时间里,走进昌都市卡若区、芒康县、类乌齐县、察雅县的多所学校,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进行专业指导。

图为赴昌都送教的重庆名师专家团合影。昭信教育研究院 供图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指导,重庆市第十批援助昌都项目建设管理指挥部主办,昌都市教育局协办,重庆昭信教育研究院承办。送教的名师专家来自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重庆八中、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重庆市人民小学、重庆市巴蜀小学、重庆市渝中区巴蜀幼儿园、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幼儿园等17所知名学校,是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开展三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此次送教活动涵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4个学段及特殊教育,旨在充分发挥重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专题讲座、课堂示范交流研讨,“一对一”牵手帮扶等形式,为昌都学校和教师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助力提升昌都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两地教育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

图为活动启动仪式。刘相琳 摄

  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田野表示,重庆和昌都虽相隔千里,但30余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人才接力奋斗,推动援藏项目落地生根,其中教育援藏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次送教的名师专家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高超的教育能力。名师专家们聚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精心设计、创新方式,将毫无保留地分享重庆的好经验好做法。希望通过送教团的努力,为昌都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知识的窗,为昌都教育注入新活力。

  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礼嘉中学校党委书记曾万学代表名师团发言时说,此次名师送教是对“组团式”援藏的创新深化——有“名师名校长名院长”的思想引领和入校入园的指导、红岩精神大思政课堂的展现、对中小幼职一体化发展的探讨等,分层分类,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全体送教教师将努力发挥教育排头兵的专业引领,构建渝昌教师成长共同体。

图为重庆市巴蜀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汪红霞在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讲座。  刘相琳 摄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教育局局长周凯表示,希望各位送教的名师专家在教师能力提升、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办学条件上对昌都给予支持。这次活动一定能为昌都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有益助力,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积极贡献。

  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昭信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睫介绍说,重庆名师赴昌送教活动举行3年来,已有重庆46所知名学校的68位名师专家走进昌都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几年下来,精彩纷呈、亮点显著,送教过程中发生了不少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间。未来,重庆的名师专家们将继续为昌都教育贡献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在当天活动启动仪式上,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九龙坡区谢家湾幼儿园分别与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昌都市第六幼儿园签署“一对一”牵手帮扶协议,签约方将在教育资源共享、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启动仪式结束后,重庆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原党委书记,重庆红岩干部学院原院长朱军以“传承红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为题,作了专题讲座。(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健康丨养生直播,围猎老年人

他认为,打造“智慧+多元+开放”的原生医疗数字应用开放平台是解决方法。这种平台应集开发者平台和云市场于一体:开发者平台集成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医疗数字应用和服务,满足医疗领域的创新需求;云市场则搭载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企业无论处在全球哪个区域,都能获得专业的在线服务。他透露,其所在企业正不断完善uMetaOpen开放云。

外交部:中方一贯高度重视人权理事会工作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需要运用好系统观念这一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真抓实干,善作善成,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

世界首位,27岁英国男子从南到北跑步穿越非洲大陆

对于乡村的守望,胡恒鹏的奉献不止于“村晚”。自1989年作为地质矿产领域的科技人才引入庆元以来,胡恒鹏还为家乡的发展大计和文化事业付出了许多心血。譬如20世纪90年代,他结合专业所长与实际情况,率先组织编制“庆元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执笔编写地质灾害相关内容7万余字。

【我们共芳华——党外人士话复兴】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我是个“i人”,但一排戏就变得犀利

“大陆商机无限,但也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这是相辅相成的。”郭永宗经常用自己的创业故事勉励有意向“登陆”发展的台湾青年。(完)

麻石路两旁,商铺林立,依稀可见当年戏院、洋行、会馆、茶楼、客栈遍布的盛况。鸳鸯走马楼,古色古香的戏台上,常德丝弦、汉剧高腔、澧洲花鼓等民间曲艺轮番上演。上南门码头,再现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大码头”场景:有的拉纤,有的卸货,有的热情地招揽着客人,吊脚楼上灯影绰绰……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